南上庄学校简介
平定县石门口乡南上庄学校简介
南上庄学校坐落于平定县石门口乡南上庄村,经度113º43'33",纬度37º48'50"。南上庄小学始建于1926年,位于村边老君庙内,是上庄村有史以来的第一所小学,至今已有90年历史。
民国十五年(1926),当年上讲堂(昔日的庙宇正殿)是三、四年级,下讲堂是一、二年级,学生近百人,教材是“共和国”教科书秋季始业,共四门功课,教师全是从外村和城里聘请来的。
1937年7月,南上庄小学毕业了最后一班,抗日战争爆发,小学被迫停课。抗战胜利后,周向贤、周富章从平东“抗日高校”回来,被任命为南上庄小学教员,动员全村几乎所有的四百余名适龄儿童入学。1947年二位周老师调任,县教育局派陈文枢担任教师。陈老师以提高学生文化素质为宗旨,取消不必要的社会活动,整顿学风,建立正规化的考试制度。1954年下半年在大王庙建立了高级小学,学生45余人。县教育局先后排派董淑斌、岳经、高智华任教师,使南上庄的教育事业发展得到一个新的阶段。1958年,南上庄村的初级小学发展成为完全小学,学制为四、二制,分初、高两级。初小课程为语文、算术、图画、音乐、劳动;高小课程为:语文、算术、自然、地理、历史、政治、图画、音乐、体育、劳动。在国家“调整、巩固、充实、提高”八字方针指导下,教学质量不断提高。
1979年教育形式进一步好转,师资力量得到充实,课程开设趋于全面,学生德、智、体、美、劳全面发展。村里投资9万元,拆除老君庙旧校址,建起的新学校有教室40间,桌案由长凳、长桌改为单人桌凳、二人桌凳,实现了“校内无危房、班班有教室、人人有桌凳”的“一无两有”要求,教学环境得到根本改善。
2009年国家对中小学校舍安全改造中,重修校舍。总投资232.5万元,历时一年,建成三层框架结构,防八级地震的教学楼,2010年9月教学楼投入使用。
学校总占地面积2696平方米,建筑面积1541平方米。学校在2010年实现了班班通,连接了互联网,并安装了完善的监控设施,为推进新课程改革奠定了扎实的基础。图书阅览室有图书3000余册,达到生均26本。计算机室有电脑27台,完全满足三至五年级学生上课使用。2012年在薄弱校建设中,学校办学条件进一步得到改善,各类器材均已配齐。2015年为实现教育均衡发展,学校实现了教师人手一台笔记本,为教育教学奠定了扎实的基础。到2015年底,学校音、体、美、科学、数学仪器配备已基本达标。2015-2016学年度在校学生129人,在职教师6人,其中高级教师4人,一级教师2人,所有教师学历全部达标,平定县级教学能手1名。
2011、2012、2014年被评为平定县教育系统先进集体,2014年评为平定县校园文化建设先进集体。
建校至今历任校长:郭永兴、黄韵菱 、葛礼卿、白铭玺、王润生、张世复、尹爱元、李正寅、郝仁忠、段瑞芳、苏庆恭、王英增、白恩田、王德科、贾素梅 、郝承孚、杨双林、董华梅